一、场景
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会有这样的场景:需要在容器启动的时候执行一些内容,比如:读取配置文件信息,数据库连接,删除临时文件,清除缓存信息,在Spring框架下是通过ApplicationListener监听器来实现的。在Spring Boot中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接口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需求。这两个接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CommandLineRunner和ApplicationRunner,他们的执行时机为容器启动完成的时候。
共同点和区别
共同点:其一执行时机都是在容器启动完成的时候进行执行;其二这两个接口中都有一个run()方法;
不同点:ApplicationRunner中run方法的参数为ApplicationArguments,而CommandLineRunner接口中run方法的参数为String数组。
如果想要更详细地获取命令行参数,那就使用ApplicationRunner接口。
二、CommandLineRunner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Test1 implements CommandLineRunner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String...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CommandLineRunner");
}
}
三、ApplicationRunner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Test2 implements ApplicationRunner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ApplicationArguments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ApplicationRunner");
}
}
四、多个实现类,指定顺序
如果有多个实现类,而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的话,其一可以在实现类上加上@Order注解指定执行的顺序;其二可以在实现类上实现Ordered接口来标识。
需要注意:数字越小,优先级越高,也就是@Order(1)注解的类会在@Order(2)注解的类之前执行。
这两个接口都可以使用@Order。
注意
当两个类分别实现这两个接口时,ApplicationRunner优先执行。
此时可用@Order让CommandLineRunner优先执行。
而当2个类的@Order的参数大小一致时,依然是ApplicationRunner优先执行。